高房价时代,首次置业者购房新战术
- zkfi6688
- Apr 28
- 2 min read

过去几十年,北美的首次购房者大多从价格亲民、面积紧凑的“起步房”入手。
几年后随着家庭和资产的成长,顺利换到更大更好的房子。
这种阶梯式置业模式一度被视为理所当然,但如今的房地产市场,已经彻底改写了这条道路。
当年,低利率推高房价,买房几乎等同于投资,住上三五年,不仅回本还能小赚一笔。
加上薪水上涨,轻松迈向更高级的住宅。
但现在,利率不断上升、房价涨势放缓,再加上换房过程中动辄数万甚至十万加币的成本,想轻松换房?难度大了很多。
现实是,越来越多的购房者不得不在同一套房子里住上7到8年,才能积累足够的房屋净值支撑下一次置换。
与此同时,很多婴儿潮一代的房主选择原地养老,进一步减少了市场上可流通的中小型独立屋数量,让年轻买家“上车”更难。
加拿大一份最新报告指出,只有18%的房主计划在五年内出售主住宅,远低于前一年的35%。
正如地产公司总裁所说,“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定居不动”。
起步房并没有消失,只是它的定义悄然改变了。
以多伦多为例,适合家庭起步的城市屋起价已突破$100万,大一点、功能更全的房型价格轻松飙升到$130万到$150万。
而且换房的成本也越来越高,光是佣金、土地转让税、法律费用等杂项支出,就能吃掉约$11万元。
搬一次家,钱包明显缩水,很多家庭干脆选择在第一套房里扎根。
今天,加拿大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推迟到35岁。
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20多岁就买小公寓,而是倾向于直接选择可以长期居住、养育孩子、赡养老人的大空间住房。
尽管这意味着更高的首付和更重的月供压力,但与其冒着未来换房无门的风险,不如一开始就为未来十年做打算。
换句话说,“先上车、再换房”的旧模式并未彻底消失,但在今天的高房价、高利率、高成本时代,它正悄悄演变为“起步即长住”。
コメント